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决策参考  >  经济运行

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及下阶段工作建议

发表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发表时间:2017-04-06【打印】【关闭】

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及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

2016年,佛山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压力挑战,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30亿元,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18.72亿元,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3512.04亿元,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7.76亿元,增长11.6%;外贸进出口总额4130.8亿元,增长1.1%;累计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4.29亿元,增长12.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3%;截至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281.61亿元,比年初增加11.9%。

总结2016年佛山经济运行情况,可以概况为4个关键词。分别是:平稳夯实提质增效

(一)平稳。坚持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复杂经济环境,全力以赴推动经济企稳回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16年前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7.8%、8.1%、8.2%,全年增长8.3%,总额实现8630亿元,增速呈现逐季抬升之势,总额较2015年增长626亿元,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从固定资产投资看,2016年前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13.8%、14.3%、15.9%,全年增长15.7%,全年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投资总额在2015年的高基数水平上继续增加477亿元,对稳增长发挥了关键带动作用。投资主体中,全年民间投资完成2527.75亿元,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2%,增长17.3%。投资类型中,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1417.71亿元,比房地产开发投资高188亿元。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16年前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11.7%、11.5%、11.9%,全年增长11.6%,全年消费持续平稳,总额突破3000亿元。住房、商贸等传统消费持续畅旺,电子商务、旅游文化等新兴消费较快增长。其中,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比2015年全年分别增长40.9%和54.3%。从外贸进出口看,顶住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弱等重重压力,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考验,全年外贸进出口实现正增长。过去一年,我市大力创新开拓国际市场,加大“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培育泛家居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1%。其中,出口总额实现3105.4亿元,增长3.6%。从先行指标看,部分先行指标稳中加快。12月,佛山市制造业重点企业PMI指数为51.8%,较上月继续回升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工业用电433.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增速自3月末以来逐月稳步提升,达到全年最高水平;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0.3%,较去年同期加快4.8个百分点。

(二)夯实。佛山以制造业为立市之本,实体经济是佛山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过去一年,我们围绕提振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民营企业,狠抓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构筑大品牌,做了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夯实了佛山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大关,达21263.98亿元,增长7.7%,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6628.79亿元,增长11.7%。大项目方面,全年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686.3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7.26%,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其中: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9.9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3.47%;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6.4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6.40%。实施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引领科学稳健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计划安排亿元以上项目713个,投资总额超1.5万亿元;圆满举办第二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引进科力远CHS、中铁华隧、美盈森等一批优质项目。大企业方面,推动大型骨干企业跨越发展,新增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4家,总数达16家;7家企业入围“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大品牌方面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知名品牌示范区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三)提质。结构调整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应对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重要方法,2016年,佛山致力于优化结构、创新发展、加强服务,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打造“三去一降一补”佛山样本,去产能方面,全年出清国有“僵尸企业”106家,完成年度任务的104.95%,任务完成情况在全省位居第一;去库存方面,全年累计净去化库存476.3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去化435.83万平方米,非商品住房去化40.5万平方米;去杠杆方面,截至12月末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2.15%,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全年帮助企业减负28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43%;补短板方面,稳步推进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重大项目57项建设,全市新增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9.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78.5公里,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289.28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至96.5%。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以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目标,出台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62%。狠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71家,总数达1388家,增长93.6%。创建创新平台,建成新型研发机构3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7个、工程中心395家、技术中心150家。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总数达10家;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5家,总数达15家。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53.6亿元,增长43.4%。深化产学研合作,启动近80项企业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与清华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育暂行办法,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团队19个,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1人。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占第三产业比重达58.5%。出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商贸会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快,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成为首批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南海影视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一窗通办”模式全面推行,办事窗口减少15%,窗口工作人员精减30%;行政审批标准化不断推广。

(四)增效。主动转变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效益指标表现稳定,经济内在稳定性增强,社会效益同步提升。企业效益有所改善。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17879.09亿元,增长6.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320.59亿元,增长12.5%。财政税收平稳增长。2016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4.29亿元,首超600亿,增长12.3%。其中:税收地方收入完成428.28亿元,增长13.56%,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0.87%。一方面国内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平稳;另一方面,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相关税种收入增长迅速,其中契税同比增长63.21%,是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民生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4.5%,全年实现民生支出448.98亿元。居民就业形势良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085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57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9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6%。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价格总水平涨幅2.3%。存贷款余额稳定增长。201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281.61亿元,比年初增加1413.94亿元,增长11.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7.9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717.81亿元,比年初增加767.28亿元,增长9.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我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存在一定下行压力。对外贸易形势严峻,进出口总额增速正增长压力较大,其中进口总额全年仅为1025.5亿元,下降5.8%;利用外资负增长幅度较大,全年预计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2.28亿美元,下降23.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4.72亿美元,下降38.1%。传统产业增速放缓比较明显,传统优势产业总产值增长5.1%,较去年同期放缓3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高技术制造业与传统产业的体量差距较大,高技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588.18亿元,与优势传统产业总产值8369.33亿元相差了6781.15亿元;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优,除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18.9%)和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20.1%)高于同期GDP增速外,其他行业增速均不理想。此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民生社会事业短板不少等问题也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经济工作思路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2017年经济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坚持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标,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促进社会民生事业持续发展。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市发展条件,结合“十三五”规划目标,201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初步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力争增长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7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一是扩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落实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引领科学稳健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市“十三五”重大项目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精心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动PPP模式,激发民间投资热情。二是培育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稳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住房、汽车等传统消费,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新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等。三是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发展外贸新业态,做好国际泛家居经贸活动,发挥“众陶联”平台经验,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项目试点推广等。四是扶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做大。进一步加快推动大型骨干企业跨越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向“专精尖新特”方向提升,促进小微企业上规模。深化“企业暖春行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方面,结合国有“僵尸企业”出清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落后村级工业园整治,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和“走出去”步伐。去库存方面,探索建立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建立购租并举制度,加大非商品住房去化力度。去杠杆方面,有序推进债转股,扶持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大力降低企业杠杆率;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降成本方面,创新举措,既挖潜降低外部成本空间,也引导企业内部降本增效。补短板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加有效需求;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着力补齐制度短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地制度改革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开展农业园区提质建设,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二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加快推进政务大数据建设。加快全市性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搭建法人“一门式一网式”平台,提升12345平台服务。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企业投资服务全市一体化、同城化,全面推广跨部门并联审批联办机制,将登记许可联办机制从部分重点行业推广到全行业,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一门式”窗口办事流程和要求等。四是深化基层治理综合改革。加快“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继续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三资”监管和服务,加快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大力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与广州、深圳协同创新、互动发展,加快推进佛山国家高新区、中德工业服务区、南方智谷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壮大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等特色科技产业群。二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企业培育支撑体系,深入落实高企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等创新优惠政策,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三是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谋划金融创新,力争成为国家级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推动广东金融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平台。用好用活各类扶持基金,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金融租赁,推动佛山建设成为珠江西岸创投中心和融资租赁区域中心。四是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加快建设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大力打造佛山特色“人才特区”,继续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完善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机制,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继续弘扬“工匠精神”。

(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立足国家发展改革委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佛山行动方案和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和“机器引领”计划。瞄准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工作母机”类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推动“佛山制造”迈向“佛山智造”。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金融、服务外包、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旅游文化、养老服务、健康体育、医疗卫生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中德工业服务区和广东工业设计城,打造工业设计之都,推动广东(潭州)国际会展中心打造成佛山会展经济龙头。大力推动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三是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有序推进佛山农业公园建设,开展农业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发掘和培育农产品物流和种业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形成高端物流和高端科技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五)持续改善社会民生。一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促进就业创业,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拓展完善全民社保体系,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改革,做好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工作,加强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困难对象基本生活保障。二是推动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公共交通等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深化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促进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体育设施建设等。